“这恐怕就是无路可走的失败。”
“卖了房子,车子,搬到了郊区……”
“如果沈琳没有做全职太太,哪怕是聘请保姆,也不会这么的落魄。”
“说起来还不如谢美蓝呢。”
姜辰记得在剧中,沈磊:985研究生,薪资8000!谢美蓝:985研究生,薪资3万!那伟:二本,薪资3。5-4万!沈琳:二本,薪资6000!那隽:北大icon研究生,薪资10万!李晓悦:二本,薪资1万!
可以说除了那隽,其他人的工资都非常的低。
要知道前世23年燕京月薪中位数为元。
而这些月薪前世在燕京租一点好的房子都不够。
“怎么啦?”田野注意到姜辰的目光。
“我看他。”姜辰指了指那伟。
在沈琳身边的人就是那伟。
剧中的他是沈琳的丈夫,他在家族企业中担任高管,面对公司的变故和家庭的压力,他与沈琳一起努力寻找新的出路。沈琳、那伟夫妻之间的关系是“你撑不住的时候,我撑你一把;你的灯灭了,我来点灯照亮我们;你一个人推不动车,那就我们两个人来推。“他们是平凡的两个人,但因为这种温暖、友爱、包容、共进,而变得特别有力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那伟和沈琳。”
“剧情开始的是,他们两人的女儿十岁。”
“现在那卓越四岁。”
剧中那伟的职业生涯看似光鲜亮丽,他从25岁开始跟随王睿智,15年间从小职员一路晋升至副总,在望京买了800万的房子,换了50万的宝马车,获得1000万期权。这段经历,俨然是许多人眼中的“职场成功学“教科书。然而,当王睿智离开,秦玲玲接手后,那伟的职场困境才真正显现。
那伟坚信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忠诚“。他骄傲地提到曾有多家猎头公司高薪挖角,却被他婉拒。这番言论不仅体现了他对公司的忠诚,更暗示了他对自身市场价值的自信。然而,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被秦玲玲辞退后,他竟然一个多月都找不到新工作。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落差?
四十岁的那伟已经超过了许多公司青睐的三十五岁门槛。这不仅限制了他的就业机会,也让他陷入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大公司可能因为年龄问题直接将他淘汰,而小公司的待遇又难以满足他的期望。
那伟过于依赖平台带来的优势,忽视了个人能力的培养。
说白了,就是那伟缺乏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他在每一天公司的成功更多依赖于公司平台,而非个人能力。离开熟悉的环境,他就像失去了依托,难以在新的舞台上展现价值。
那伟对忠诚的理解过于狭隘。他将忠诚等同于对单一公司的忠诚,而忽视了对自身职业发展的责任。对于新公司来说,你都还没去上班,空谈忠诚显得苍白无力,甚至有些可笑。真正的职场忠诚,应该建立在能力和价值之上,而不是简单的时间积累。
那伟在遭遇挫折后,过快地将目光转向了创业。虽然有老高成功的例子在前,但创业并非易事。那伟的这种“好高骛远“的心态,不仅影响了他找工作的积极性,更可能让他忽视了自身能力的不足,最终导致更大的失败。
“那伟的忠心,是每一个老板都想要的。”
“不过,对那伟和那伟的家人来说,那伟的忠心是致命的。”
“毕竟,连身份证都愿意借,这样的人,对老板来说是越多越好。”
姜辰脑海中浮现出那伟的相关信息。
“他?”田野看了过去。
“对,他是每一天医美集团的人。”姜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