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是个知晓轻重之人,都不敢轻举妄动。
";本公收到确切消息。";没有在意耳畔旁窸窸窣窣的议论声,徐宏基深吸了一口气之后,便是自顾自的说道:";就在今日太阳落山之前,京营武臣黄得功及守备太监魏忠贤抵达南京,由南京兵部尚书高第亲自出迎。";
";这位简在帝心的京营武臣刚刚进城,便是打算征召诸位前往署衙听命。";
";后因知晓本公在军营坐镇,方才无奈作罢。";
什么?!
话音未落,营帐中便是一片哗然,即便是刚刚强装镇定的将校此刻也不免尖叫出声,脑海中的些许醉意瞬间消失不见。
他们这些人之所以能够拥有如今的地位和权势,除了是靠着祖辈余荫,更重要的便是受魏国公府的提携。
代代传承下来,他们这些将校早已与魏国公府密切相关,私底下不知为魏国公做了多少见不得人的勾当。
如今小皇帝坐镇淮安府,其麾下的心腹武臣又和名义上同样能够节制南京军营的守备太监共同抵达兵部衙门,只怕来者不善呐。
如若今日不是魏国公在军营中坐镇,他们傻乎乎的前往兵部署衙当值,极有可能等待他们的,便是一场有去无回的";鸿门宴";呐。
";不仅如此,那小皇帝的心腹不知用了何等手段,竟是让南京兵部尚书高第下旨,召集南直隶各地卫所将校,赶来南京城中议事。";
";小皇帝这是要提前调兵,防止我等生事了!";
说完,魏国公徐宏基保养极好的脸颊上便是涌现出一抹愤恨之色。
他们魏国公府一脉镇守南京两百余年,不仅是当之无愧的勋贵之首,就连城中六部官员也与他们关系密切。
但偏偏现任南京兵部尚书高第是在万历末年,因为与东林党人政见分歧,方才被明升暗降,调至南京任职,算是由中枢空降,并未受过他魏国公府的半点恩惠。
可就是这样一个不大不小的疏漏,却是导致了他如今进退两难的境地。
";什么,小皇帝胆敢从外地调兵?!";
闻听南京兵部已是正式出具公文,即将从周边卫所调兵,在场的将校们再难压抑心中的不安和惶恐,其声嘶力竭的咆哮声也是猛然刺穿了营帐,飘至外间空荡的夜色之中。
";诸位稍安勿躁。";
";这一次,怕是得靠我等自己了。";
眼见得已是调动了眼前将校们的情绪,魏国公徐宏基的脸上便是涌现出一抹狠辣之色,转而声音冰冷的朝着在场的将校们呼啸道。
自嘉靖末年开始,这南京守备的差事便一直在他们魏国公府的手中传承,彼时军中将校大多受过他魏国公府的恩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