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毅的幕府一直在高效的运作着,三位谋士,连同无数仁人志士,就像是一个个零件,推动着机器快速平稳的运转。
几个月时间,徐阶留下的摊子已经彻底收拾完毕。
张居正接下了财政改革的大任之后,内阁的局面彻底奠定下来。八位阁老之中,名义上李春芳负责全局,唐毅从旁辅助,实际上是唐毅说了算,他确定内阁的方向,而其他六位阁老,则是分别担任不同职责。
高拱总人事,铨选,官吏升迁考评,科举学校等等,他负责这块完全是从杨博的手里夺权,老虎嘴里抢肉,难度之大,绝对超出想象。
故此唐毅把陈以勤配属给高拱,这两位有着深厚的友谊,陈以勤又相对稳健,珠联璧合,两大阁老挟着内阁的支持,足以压制杨博。
唐汝楫总揽军事,兵部,九边,水师等等都在他的手上,负责军制改革,对外用兵等等事宜。
张居正负责户部,财政改革,这一块最繁琐,也难度最大。清丈田亩,合并征银,甚至将财权统统收归户部,哪一项都是从别人身上割肉,面对着强大的反对力量,要推动难度相当大,即便是有考成法,也要披挂铠甲,亲自上阵搏杀,非要来一个七进七出,血流成河不可。
唐毅扪心自问,他是最不愿意碰财政这一块,可是又不能不碰,偏偏寻常人物还办不下来。
这就是唐毅为何屡次容忍张居正挑衅的原因,他暗中动的手脚,和宫里的太监联系,去找李春芳,唐毅都看在眼里,迟迟没有举动,就是想把难啃的骨头丢出去。
张居正这个人有权谋,野心大,算计又深,远比高拱难对付,不给他权力,张居正肯定上蹿下跳,小动作不断,给唐毅的人事布局添乱。
从本心来说,大明朝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唐毅盘算着,穷极一生,也无法解决,甚至旧问题没解决了,新问题又冒出来。
那种一劳永逸,直接弄出太平盛世的想法根本不现实,也不可能做到。
纵观所有帝国,哪怕如日中天的时候,也都是毛病一堆。
唐毅真正要做的就是调理官制,强化内阁,加强文官体系,将君权和相权恶斗的局面终结。
文官彻底变成国家的主人,所谓君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说穿了就是龙多了不治水,皇帝要享受,要多捞一点,他身边的太监,宗室皇亲都想抢夺资源。士大夫们见皇帝大捞特捞,反正江山是皇帝的,我们干嘛不过点舒坦日子。
结果皇帝和士大夫遇到了好处一起往上扑,遇到了责任互相踢皮球。
假如把这对矛盾解决了,士大夫真正建立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主人意识,对责任不再推卸扯皮,对待问题不回避,不胆怯,不偷安,不抱残守缺……
有了相对健康的官僚体系,即便是遇到了严重的问题,也会出现更多的才智之士,用勇气和智慧,校正帝国的方向。
这一点唐毅有着十足的信心,毕竟自从大航海时代,西方很多国家都做到了,维持了几百年的兴旺,大明没有道理比不上一群夷狄。
要想官僚体系真正强大起来,茅坤和王寅送给他的八个字非常重要。
海纳百川,兼容并包。
即便他知道张居正搞得那些小动作,也不能因为自己的好恶,就随便干掉一个阁老,那岂不是又走上了徐阶的老路。
唐毅有更好的办法,更堂堂正正的谋略,张居正这个人有强烈的“事功”心里,他要做事,他要建功立业,青史留名。
你不是想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