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萧杏花闲磕着瓜子,坐在窗前,怀里揣着个铜暖手炉,看着外面的大雪飘飘洒洒地落下来。
院子里有几个十岁出头的小丫头,正在那里扫雪,奋力地举着扫把,可是刚扫过了,很快后面又被铺了一层细白糖。
萧杏花便噗嗤一声笑了,吩咐说:“让那几个小丫头回屋去吧,正下着,扫什么雪,若是无事,把前几日剩下的炮仗拿出来,放一放,寻个乐子。”
丫鬟听命出去了,于是很快,几个小丫鬟调皮地举着炮仗出来,又叫了外面的小子,在那里开始小心翼翼地点炮仗,之后炮仗砰砰砰响了几下,红色的炮仗花开在雪地里,看着格外热闹。
“这才像过年嘛。”萧杏花一边吃瓜子,一边道:“不是说梦巧儿今晌午后就能回来?”
“是的,娘。”秀梅笑了笑,一边穿针引线,一边回道:“说是晌午到的,佩珩已经准备妥当了,办个家宴,咱们一家子吃个团圆饭热闹热闹。”
“那就好,那就好。”萧杏花喝了一口梅花饮,轻叹了口气:“如今想想,咱进来侯府也是大半年了。这大半年的时间,简直是跟做梦一样。”
“真像做梦……”秀梅停下了手中的针线,也是有点感慨:“我如今还记着和千云住在西屋里的情景,明明才大半年前的事,却像上辈子了。”
大概是因为,这侯府里的日子,真得和以前天壤之别。
以前是市井穷娘子,现在是侯门少奶奶,天上地下。
人活这一辈子,有几个能有这样的福气,竟然经历这种变化!
婆媳两个人正说着话,就见松柏掩映下,出来一个穿了白色大髦的身影,后面跟着几个丫鬟,并伺候着嬷嬷。
那身影虽穿着大髦,可是依然有着女孩儿家的秀丽,走起路来婀娜动人。
过来的自然是佩珩了。
萧杏花远远地看到了,便忙命人去打帘子,这边丫鬟得了令,已经去接了。
佩珩进了屋,先在外面跺了跺脚,去了脚上的雪,又在铜炉子前暖了暖手,这才进来。
“我怕过了外面的凉气。”她笑盈盈地走进来,一边这么解释着,一边将大髦解开递给了旁边的丫鬟。
秀梅见了,不由掩唇笑道:“咱家佩珩,看着真和以前不一样了,大姑娘了,长得美,活脱脱侯门千金小姐的气派!”
佩珩走过来,顺手接过来秀梅手里的小衣服,看了一番:“嫂嫂的针线越发好了,不像我,倒是不如以前了。”
“你自然和我不同,我听说你如今正练琴,还是把心血耗在那上面好,针线活以后成亲了再练不迟。”
提起成亲,佩珩倒是有些羞意:“嫂嫂,瞎说什么呢!”
萧杏花听了,倒是不敢苟同,走过来道:“佩珩啊,你嫂嫂说得是,先练琴,针线活有丫鬟们,再说以后成亲再说,千金大小姐的,会个琴棋书画,传出去好听。”
佩珩低头不语。
萧杏花却是想起了那霍六,不由叹息:“佩珩啊,前几日王尚书家的夫人还说,恨不得要你去当儿媳妇,只是可惜了。”
佩珩:“娘,你又来了!”
秀梅从旁笑了:“佩珩,娘也是随口说说罢了。其实说起来,女儿的婚姻大事,做娘的操心,也是没办法的。你如今在家里,有爹娘哥哥嫂嫂宠着,咱们一家人自然都是一团和气。可是你以后若嫁给别家,别家是什么样,都不好说,要不怎么说生个女儿操心多呢?”
这句话可真是戳中了萧杏花的心事。
其实她自认是个还算善待儿媳妇的婆婆,嫁进来的儿媳妇,也是当女儿看待的,可是并不是天底下每一个婆婆都是自己这般。自己善待了别人家女儿,别人却未必善待自己家女儿。
以后佩珩嫁出去,若真嫁到霍家,看着霍家太太对自己那巴结劲儿,想必她是会敬着佩珩的。